Japan Studio与消亡中的“大众”系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摸鱼”的Japan Studio Japan Studio,成立于1993年,索尼电脑娱乐旗下最古老的游戏开发工作室。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专属于游戏巨头索尼的工作室,细数它的曾经,不可谓不辉煌。 早在PS时代,Japan Studio就开发了音乐游戏的鼻祖——《PaRappa The Rappe “摸鱼”的Japan Studio Japan Studio,成立于1993年,索尼电脑娱乐旗下最古老的游戏开发工作室。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专属于游戏巨头索尼的工作室,细数它的曾经,不可谓不辉煌。 早在PS时代,Japan Studio就开发了音乐游戏的鼻祖——《PaRappa The Rapper》。它开发的《捉猴啦》系列从PS一直延续到PS3,并与同为自己创造的多罗猫一起,成为了索尼互动娱乐的吉祥物。PS2时期,它贡献了游戏史上的旷世神作《ICO》和《旺达与巨像》。;在PSP平台,它开发了超高人气的《乐克乐克》和《Patapon》系列。到了PS3,《Rain》与极富创意的木偶戏主题游戏《剪刀王子》备受好评。在PS Vita平台,《重力眩晕》、《自由战争》、《灵魂献祭》等作品也有大批拥趸。 ![]() 履历如此辉煌的一家工作室,在进入PS4时代后,却被不少玩家诟病“没有作品”,甚至被部分网友评为索尼旗下“最会摸鱼”的工作室。但若细数,它本世代的作品其实并不少。例如PS4平台的传世之作《血源诅咒》就有Japan Studio的参与。此外它还开发了《重力眩晕 完结篇》、《最后的守护者》、《纳克》以及VR游戏《宇宙机器人:搜救行动》、《虚拟现实游戏空间》等游戏。其中并不乏知名大作,为何却落得如此名声呢? 细究缘由,《血缘》与《最后的守护者》虽名声在外,但宫崎英高和上田文人的标签太过浓重,个人魅力无限;《重力眩晕》品质优秀,但过于小众,除了部分PS系玩家,知之甚少;《宇宙机器人:搜救行动》被评价为最优秀的VR游戏,无奈VR实在是小众人群的玩具;悲催的《纳克》更是口碑碎裂一地,成了不折不扣的工作室黑历史。如此,“摸鱼”工作室的名头才逐渐流传开来。 ![]() 其实,要说Japan Studio工作室,就避不开一个“不成系列”的游戏系列。说它不成系列,因为这些游戏各自的主题比较宽泛,很难形成一个作品系列。但是他们又都秉承了相同的制作理念,并皆冠以“大众”(日语Minna:大家)之名。这些作品,有的曾在日本异常火热,有的则在发售后便无人问津,有的还在艰难地出着续作,有的却早已成为游戏史上的一粒尘埃。 “国民级”的《大众高尔夫》 以高尔夫为主题的游戏发展历史久远。早在FC时代,前任天堂社长岩田聪先生就制作了名为《Golf》的游戏,并被公认为是高尔夫游戏的鼻祖。这款游戏还曾作为彩蛋被埋藏在任天堂Switch之中,后被黑客挖掘出来:玩家只要将系统版本为1.0.0且未连过网的主机日期设置为7月11日(岩田聪先生祭日),然后拆下Joycon手柄,做出岩田聪先生经典的“直接”手势,就能进入这款游戏。《大众高尔夫》系列正是直接受《Golf》影响而诞生。 ![]() 笔者认为,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只要亲身参与,总能收获乐趣。但高尔夫这项运动场地难、器材贵、技术要求高,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加上这项运动节奏奇慢,观赏性远不如篮球足球。如此一来,高尔夫就变成了实打实的小众“贵族”运动。 因此,电子游戏就成了普通人参与这项运动的最好方式。细数各大平台的高尔夫球主题游戏,数量不少。从真实系的《职业高尔夫世界巡回赛》、《高尔夫名人赛》,到休闲解谜玩法的《高尔夫之山》、《高尔夫物语》,既能表现出高尔夫这项运动的专业性,又能照顾到普通玩家对它的理解,还能兼顾趣味性,让玩家沉浸其中的,也就只有《大众高尔夫》系列了。 ![]() 《大众高尔夫》系列自初代1997年发售以来,历经二十多年,序列号作品共七部,算上PSP两部携带版共有九部作品发售。自第六部起,系列终于推出官方中文版。 系列第一作由Camelot工作室开发,于1997年7月17日登陆PS平台。作为开山之作,该游戏的美术风格受年代制约,表现力受机能限制,采用了2D人物结合3D背景的表现方式,以现在眼光来看各方面都比较简陋。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游戏的玩法和操作在本作中就基本定型。球杆选择、风向风速、力度、击球方向、击球位置、果岭推杆等一应俱全,甚至还实现了球场鸟瞰、球的轨迹追踪等功能,在当时可谓惊艳。 相比其他意图标榜专业与授权的真实系高尔夫游戏,《大众高尔夫》大幅简化了操作,只要控制视角,确认落点,注意风向和地形,没有任何游戏经验的玩家稍做训练后,都可以把球稳稳地送到大致预想的落点。且所有操作,所有信息全都一目了然,使得玩家参与高尔夫运动的门槛大幅降低,能简单而轻松获得爽快的游戏体验。但是游戏的种种击球技巧、各异的球场地形、变化无常的天气与风向,使得游戏在保持低门槛的同时也保证了深度,是典型易上手,难精通的游戏。 ![]() 第一作《大众高尔夫》的全球总销量为279万,大获成功。以高尔夫球这种冷门、小众的运动而言,这个成绩实属难能可贵。因此,《大众高尔夫》在日本被誉为“国民级高尔夫游戏”,如同《勇者斗恶龙》之于日式角色扮演游戏(JRPG)。 随后游戏开发的最大功臣村守将志离开了Camelot,成立CLAP HANZ工作室,专注开发索尼独占的《大众高尔夫》系列。有趣的是Camelot则倒向了任天堂阵营,为其开发《马里奥高尔夫》,大有针锋相对之意。 ![]()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