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片到神作通通都有 那些导演们的骚操作
翻拍自己的经典还包括,莱奥·麦卡雷翻拍自《爱情事件》(1939)的《金玉盟》(1957)。给人的感觉,就是导演对非常个人化的故事的终极愿景。
希区柯克的两版《擒凶记》(1934/1956)相差20年,也有了实质性的技术型进步。 30年代版本有英式传统喜剧自有的特点,充满诙谐幽默,在情节正式展开之前,这种戏谑中带有一种侦探喜剧《瘦人》(1934)的老练。老版中还有一张引人注目的“王牌”,那就是演技派彼得·洛尔的表演——令人毛骨悚然,延续了他在《M就是凶手》(1931)中的表演方式。 50年代版换成了彩色,比起瑞士家庭度假,摩洛哥提供了一个更有趣的背景。还有孩子性别的转换,哪个人听到了垂死者的秘密,谁是暗杀计划的目标等等都有细微的调整,希区柯克更倾向于悬念的制造、场面的调度来吸引观众。
说起导演翻拍自己旧作,想起迈克尔·哈内克在谈到翻拍《趣味游戏》(1997/2007)时大概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是一个‘小津电影中茶壶’的追随者,你就会知道我对于室内(或室外)镜头的兴趣,《趣味游戏》07版不仅仅是逐个镜头的翻拍,而且是根据原版的陈设与比例做到尽可能的相似。”
美版《趣味游戏》就是原封不动的重拍德版,几乎每一帧都照搬,和范桑特翻拍《惊魂记》如出一辙。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