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生存手册:从何为末日谈起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谈到“末日”,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即使我们并没有在末日之下生存,甚至没有经历过末日,但是都或多或少在各种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里接触过“末日”。 人们从未吝啬过自己对“末日”题材的喜爱。 比如电视剧《行尸走肉》。 比如电影《2012》《后天》。 谈到“末日”,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即使我们并没有在末日之下生存,甚至没有经历过末日,但是都或多或少在各种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里接触过“末日”。 人们从未吝啬过自己对“末日”题材的喜爱。 比如电视剧《行尸走肉》。 ![]() 比如电影《2012》《后天》。 ![]() 比如游戏《辐射》《地铁》。 ![]() 出于对末日的恐惧,许多人——尤其是欧美地区——为了能在末日之后生存下去,着手准备了许多生存措施。这也衍生出了独特的避难所文化。 ![]() 在为末日做足准备之前,人们更应该去了解何为“末日”。末日的概念从何而来,那些有关末日的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呢? 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恐惧 关于末日的讨论可能从人类诞生开始就没有停息过,它广泛的存在于宗教与神话中。 ![]() 宗教的诞生离不开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他们的科技水平不足以解释许多的自然现象,于是就将这一切归于“神”的创造。从这个角度出发,“末日”的提出则是源于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恐惧。 ![]()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所有的宗教都存在有关洪水带来末日的记载,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对大洪水的历史记录。 ![]() 在科学匮乏的年代,人们用这种方式记录着自己遭受过的各种灾害,用来警示后代要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类文明在自然面前是无比的渺小。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获得了改造自然的能力。《生化危机》《全境封锁》里的末日是病毒带来的大规模死亡甚至变异;《辐射》《地铁》《孤岛惊魂:新曙光》里则是核污染导致的核冬天或者核春天。这些作品里描述的“末日”,都是因为人类的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导致的。人们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末日的理论也就从敬畏自然,转变为对现有科技所带来的未知后果的恐惧。 ![]() (生化武器,核武器……人类将自然的力量转变为军事力量) 实际上,末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并不重要,比如所谓的“玛雅人预言:2012年世界毁灭”。我们现在都知道,世界末日没有发生,太阳照常升起。“2012世界末日”的论调更多的是由于电影的造势和人类的自嘲。 ![]() 玛雅人的2012年并非世界末日,它是玛雅历法的一个新的开始。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其实和公历纪年中的世纪交替别无二致。在玛雅人眼中的“2012世界末日”,用不恰当的比喻来说,就像是“千年虫”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何况“千年虫”是一个程序BUG,是人为导致的错误) 末日的形式并不重要,它可以是单一的,比如《天崩地裂》里的火山爆发; ![]() 它也可以是复杂的,比如《2012》。 ![]() 它可以是全球范围的,比如《生化危机》; ![]() 它也可以是局部范围的,比如《全境封锁》。 ![]() 末日最重要的,是对人类现有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并不需要末日有着多么强大的破坏力,哪怕只是改变人类社会秩序的一点,导致人类社会崩溃的事件,都可以称为末日。 末日带来的环境巨变只是开始,最可怕的,莫过于人性。 极端条件下的人格,居心叵测的人性 在大多数的作品里,末日环境都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塌,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往往会出现在正常情况下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组织。更让人心寒的是,在这种无组织环境下,人性的黑暗面暴露无遗。 ![]() 在《地铁:离去》中的伏尔加河畔,玩家会遇到一群将“电力”视为恶魔的邪教徒,他们将使用科学技术的人视为异端,极度排外。因为在他们看来,导致世界末日的核战争,就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产物。 ![]()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