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片到神作通通都有 那些导演们的骚操作
多数导演重拍的原因通常是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在相同的叙事中探索新的主题,或者仅仅是为了制作一部更加精致的电影而增加预算,但在福特的例子中,这个原因是相当特殊。他原计划在《普里斯特法官》中设计一场法官阻止镇民对一名黑人男子予以私刑的戏,但当时海斯法典不允许这样拍。
不过这个场景现在被收录在1953年的《阳光普照》中。这部电影是福特知名度不高的电影之一,但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评论家乔纳森·罗森鲍姆,他认为在这部电影中几乎所有福特的主题都达到了巅峰,甚至约翰·福特自己也把它作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那么,华语片领域最擅长自我翻拍的导演是谁呢?当然是张彻了,他也特喜欢重拍自己的旧片,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数量之多,非常惊人。 邵氏时期,他的《新独臂刀》(1971)就借用了《独臂刀》(1967)的创作思路,但不算重拍,这期间还有一部续集《独臂刀王》(1969)。 离开邵氏后,他就开始了“炒冷饭”之路,《擂台》(1983)便是重拍《拳击》(1971),都是到泰国寻亲打拳赛的故事,不过一个是寻父一个是寻母,前者还有狄姜的兄弟情可看,后者几个御用男星都属客串。
重拍自己旧片的现象在张彻北上后愈演愈烈,与张鑫炎一样,他也起用了一批内地武术运动员做演员,拍的多是以民国为背景的抗日奇侠片,这正好可以套用他原来邵氏时期的故事架构,推倒重来。在没有古装片所需要的服装、美术的情况下,他只得将故事放在民国背景,或者干脆做成舞台剧的质感。 《西安杀戮》(1987)就是把《五毒》(1978)里冤案的主线放到了民国,《江湖奇兵》(1990)处理成了舞台剧质感的《生死门》(1979),糙的很,但唬了当时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内地观众的眼球。这片在香港的片名被改成《江湖揸fit人》,香港观众肯定觉得上了当。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