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 2077》想要书写怎样的近未来简史?
比如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主角在第一章登场时,就带着武士双刀,开着一辆“能量大到足以射穿小行星带”的车。之后,作者才向读者解释,主角其实只是一名披萨送餐员而已。 在布鲁斯贝斯克 1995 年出版的小说《磁头撞毁》(Headcrash)中,甚至讽刺了当时的赛博朋克文学,他这样写道:“这些败类总在意淫自己是救世主,想着有一天要用自己出类拔萃的计算机技术报复这个世界,可他们实际上却在用互联网访问黄色论坛、下载色情图片。没错,我说的就是那些赛博朋克们。” 1993 年,《联线》杂志(Wired)的头版用了“赛博朋克已死”这样的字眼,看起来赛博朋克已行将就木,但随着千禧年的到来,赛博朋克再一次被顶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次,它的影响力达到了前作未有的广度,在跻身主流文化后甚至衍生了十余支亚种。 能够带来这种巨大的影响,日本功不可没。有《光明战士阿基拉》的珠玉在前,许许多多融合了赛博朋克元素的漫画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包括《铳梦》、《玲音》、《星际牛仔》等,最有名的或许要数《黑客帝国》(The Matrix)的灵感来源《攻壳机动队》了。 游戏方面,《杀出重围》(Deus Ex)系列的成功为《赛博朋克 2077》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小岛秀夫也将早期作品《掠夺者》(Snatcher)中的赛博分析网络(cybernetics)和人工智能元素融入进了潜行游戏《合金装备》(Metal Gear Solid)里,并大获成功。 然而,以上提到的这些例子,有多少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赛博朋克仍有争议。这些作品显然具备赛博朋克艺术中的一些科技美学(想象一下基努里维斯拔掉脖子后面的管子的画面)以及着装品味(主角戴的镜面墨镜),但他们的主题却各有不同。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用《赛博朋克 2020》游戏手册中的话来说——赛博朋克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艺术。威廉吉布森甚至在六月发推特称:“《赛博朋克 2077》的预告片仿佛是个包了 80 年代复古未来风外壳的《侠盗猎车手》(GTA),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 最终,赛博朋克在“80 年代外壳”的指控中幸存了下来,因为这类作品给人带来的吸引力并不局限于包裹着它的合金与霓虹光泽。赛博朋克艺术所刻意营造的风格,正是来源于其蕴含的深层文化:它向你灌输的设定越多、你也就越能理解其中的世界。 “赛博朋克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是对现实世界未来的合理构想。”曾在 2012 年发行赛博朋克卡牌游戏《网络行者》(Netrunner)的游戏设计师卢卡斯理辛格(Lukas Litzsinger)如此说道。
威廉吉布森、尼尔斯蒂芬森等赛博朋克作家在作品中预测了科技发展的趋势,也偶尔成为推手——他们推动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病毒”(virus)、“头像”(avatar,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名称即来源于此)等词的流行化,尼尔斯蒂芬森的“虚拟实景”(Metaverse)概念,也对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和 Xbox Live 产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预测科技发展趋势并不是赛博朋克对未来的设想中最重要的一环。 卢卡斯理辛格表示,“赛博朋克注重人类体验,注重探索科技乃至我们自身的极限。” 为赛博朋克文学奠定了基础的作家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在二十世纪末的飞速变化,也同时明白了,科技是人类体验中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正是赛博朋克与其他科幻小说的不同之处:赛博朋克会思考科技能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 在《神经漫游者》中,在身上植入健康检测部件,就有可能被城市里的不法之徒抢劫;在《网络行者》中,企业会强制要求员工改造身体,以此提高绩效。 宅文化网站“木枭”(Timber Owls)的写手艾希莉(Ashley Yawns)表示:“就个人而言,赛博朋克最有趣的一点是,它会让你思考,生活在一个试图将你变成公司资产的世界里,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当《赛博朋克 2077》在 E3 展上与玩家首次见面的时候,艾希莉也在推特上作为意见领袖讨论了其中的政治要素,特别是作为赛博朋克关键组成部分的身体改造元素。 “对于残疾人、跨性别者和女性等常被剥夺身体自主权的人来说,身体改造不失为改变其生活境遇的绝佳途径。” 艾希莉表示,“但是,这种乌托邦式的设想与赛博朋克所描绘的贫困生活产生了冲突,问题也随之而来:谁能负担得起这种自由?” “夺回身体自主权、进行身体改造、让身体机能得到恢复确实是件好事,但如果老百姓想要享受这种服务,则会产生负债或者被恶意的垄断企业所奴役。” 艾希莉认为,“在科技行业从事过计划报废或者收集手机数据工作的人不难想象,一旦这些公司能骇入你的义肢,他们会做些什么勾当?更别提进入你整个神经系统以后了。 “科技能解放人类,也能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束缚人类。” 威廉吉布森常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已经来临——只是没有造福所有人而已。”赛博朋克的世界观里往往会以大都市为背景,来描绘这种贫富差距:有的人享受到了未来科技的便宜,而有的人却没有。 从技术上来说,这些作家对于未来的预测已越来越过时,但这种“过时的预测”才是赛博朋克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 “我个人认为,任何配得上赛博朋克这个名字的作品都必须拥有三个元素:非人类化、权力不平等以及政治。” 迈克庞德史密斯表示,“在一个星际迷航式的乌托邦世界里,你不会摊上什么麻烦。但当强权对你不利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不得不奋起反击。”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