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游戏的设定是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总不能在找两个苦力去挖矿,同时可以破坏的建筑物和掩体设定也能看得出《战锤40K:战争黎明》的开发经验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游戏的设定颇为复杂,融合了诸多欧美RPG的要素,在技能方面的设定非常具有史诗感,同时游戏涉及的国家也非常多,从古希腊到股巴比伦,还有古埃及和古中国等等,让游戏的历程非常多样化。
同样这个游戏也获得了很不错的评价,IGN甚至将它纳入了史上最佳的百款RPG之一。
在这段时间开发的还有《全方位战士》《切尔诺贝利的阴影》等等游戏,大多都能符合“佳作”的称号,也正是这一段时间,THQ大肆招兵买马,却不知危险将至。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来袭,THQ家大业大人手众多,再加上之前一直在进行着自己的扩张,当年的作品却又大多叫好不叫座。
数亿的资产投入却收不回多少,THQ瞬间遭遇了崩盘的危险。
一般来说,这种级别的公司出现了财政危机,都会选择砍掉一些不太重要的部门,或是不太急迫的开发任务。
但THQ的决策者明显没搞清楚自己重要的部门是什么,他第一刀就砍在了带他们起家的开发儿童游戏的工作室和玩具制作部门。
甚至当时的CEO Brian Farrell决定将手中的迪士尼相关IP全部抛售,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
这在事后看来确实是饮鸩止渴,虽然当时放弃了儿童游戏领域帮助他们度过了眼前的困难,但是打那以后,THQ的游戏开发资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来源稳定了。
也正是在决定放弃儿童市场之后,THQ选择了和WWE签订了长达8年的授权协议,还买断了UFC的PC版权。
这些合同耗费了THQ数亿的资产,直到2011年8月,THQ正式关闭了旗下在澳大利亚最后两家开发儿童游戏的工作室THQ Studio Australia和Blue Tongue,放弃了多年来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
这里说一下《UFC》系列。
这个格斗游戏的著名IP,在许多后来接触到的玩家眼中,是属于EA旗下的,但其实在2012年之前,这一直是THQ旗下的王牌游戏。
可以说THQ的《UFC》系列与EA旗下的《WCW》系列的关系就像是2K的《NBA》与EA的《NBA live》一样,直到THQ破产之前,都是稳稳压了EA一头。
但是当时是金融危机啊,而且格斗游戏与足球篮球的影响力差距实在太大,THQ这样的孤注一掷,或许在财政行情较好的时候还能慢慢收回成本,但是在那个手头没钱的节点,这无异于给自己的破产加了个速。
但这还不够,家大业大的THQ被这么折腾最多也就是半死不活,在之后的两年,他们继续作死。
当时任天堂的WII作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家用机之一,拥有着无数的玩家,而WII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设定,就是操作外设款式非常多,许多游戏都有自己的专属外设。
THQ看中了这一点,并且想要设计自己的专属外设“uDraw”,寄希望于依靠外设来帮助自己,然而这个外设却变成了一个笑话。
这个贵的离谱(69.99美元)的外设只有两个功能——让人们在画板上自由的画画并在一些儿童游戏中起到控制角色移动的作用。
这样的功能凭什么让玩家花这么多钱?
但是THQ却执意认为在WII上的失败可能是由于装机量不够,所以他们还推出了uDraw的PS3以及Xbox360版本,让他们的财政雪上加霜。
上一篇:《这是我的战争》慈善DLC筹集50万美元 4年帮助4300余人
下一篇:深夜聊天室:你有哪些玩游戏比上班或上学还累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