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创造街机音游神话的太鼓达人 终于重返中国
3个月后,《太鼓之达人11亚洲版》正式登陆中国本土。这个版本较中文《太鼓之达人10》新增了更多歌曲,并用“华语流行音乐”替代了部分曲目。蔡依林、飞轮海、S.H.E、五月天、王力宏、林俊杰等华语地区著名歌手悉数登场。除去歌手和曲库,亚洲版的《太鼓之达人》还对UI做了大范围改变:游戏中的角色、道具等画面细节吸收了更多中国风,让源于日本的动漫形象与中国节日特色搭配的相得益彰。 熟悉的文字、熟悉的歌手、熟悉的音乐,《太鼓之达人11亚洲版》获得了众多音乐类游戏玩家和家长孩子,以及学生情侣的认同。简单的游戏门槛,颇具深度的音游挑战,给了不同层次的玩家完全不同的游戏体验。 ![]() 自11代起,万代南梦宫还特意请到了台湾的传统丝竹乐团“采风乐坊”,为各个版本的《太鼓之达人》提供中国风原创乐曲。《太鼓之达人11》的一首“季曲~Seasons of Asia~”,将电子乐和二胡、唢呐、琵琶、笛子等中国传统乐器完美结合,打破了除“古典”一项以外,其他歌曲均出自日方的局面。 一年后的6月23日,游戏的版本更新至《太鼓之达人12亚洲版》。这一版本除了再次在日文版基础上更新中文曲库以外,还更改更像原版的游戏字体,采风乐团继续以新曲“蓄势 ~GEAR UP~”震惊四座。仅落后日版半年的《太鼓之达人12亚洲版》,成为了最歌曲最多、汉化最为完美的一个版本。自2009年到现在,《太鼓之达人12亚洲版》在中国依旧不断有全新的街机铺货至街机厅当中。 ![]() 只不过,这也是国内更新的最后一个版本。采风乐团的出色表演依旧继续,在12代之后持续推出几首新曲,但是从未被正式引入中国。《太鼓之达人12亚洲版》之后,万代南梦宫停止了针对大陆的更新计划,内地一些街机厅流传着13/14的日文版均来自日本,其中街机厅自己升级是少数,更多是玩家集资购得,在Namco System256基板上手动升级的拆机水货。 停止亚洲版后的《太鼓之达人13》、《太鼓之达人14》依旧使用了Namco System256基板。但与此同时,街机基板又一次迎来了硬件更新。2011年11月,《太鼓之达人》街机版迎来了《新 太鼓之达人》一代,基于PS3的Namco System357,全新设计的宽荧幕框体,以及手感大改的鼓面,让这代成为了区分新旧框体的分水岭。 自这一代开始,《太鼓之达人》放弃了数字,而是以颜色区分代数。同时游戏接入互联网,除了排名的基础功能以外,还支持以下载的方式不断更新曲库。新框体依旧有推出亚洲版,曲库与日版基本相同,不过运营地区只包括台湾、香港、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区和国家,铺货量也非常少。 ![]() 自《太鼓之达人12亚洲版》起,大陆版本停止更新,玩家只能把新曲寄托在掌机和家用机上。多年来,万代任天堂在掌机、家用机上一共推出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甚至在PSV上复活过一次亚洲中文版《太鼓之达人V Version》,又一次更新了华语流行音乐曲库。受街机影响,在掌机和家用机装机量并不是很低的中国大陆,《太鼓之达人》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音乐类游戏。 ![]() 但致命的是,《太鼓之达人》的街机太鼓体验,和掌机、家用机完全不同,推出的家用版太鼓质量和良品率参差不齐,成本也难以被大陆玩家接受。最完美的太鼓手感在街机上,玩家在掌机家用机上爆魂的歌曲,很难在街机上达成相等的成绩。挑战体力、反应速度、技巧的街机被那些忠实的太鼓核心玩家视为最重要的平台,掌机家用机更多是体验大陆街机碰触不到的新歌,以及帮助背谱之用。 音乐类游戏在2000年后逐渐发展,产品数量和玩法不断增加,而以入门简单易懂出名的《太鼓之达人》,除了在技巧和谱面上进化以外,更多依靠不断提升难度上限留住玩家。音乐类游戏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分流了太鼓达人的玩家群体。虽然街机、掌机、家用机的《太鼓之达人》还在不断更新版本和曲库,但无法阻止玩家流失。在中国,已经近10年未更新的《太鼓之达人》街机大环境下,这一现象显现尤为明显。 极端化的影响力 在万代南梦宫上海发布微博后,许许多多忠实的街机太鼓玩家在下面留言,请愿万代南梦宫引入《太鼓之达人》的新框体进入大陆市场。然而在残酷的街机市场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次宣布的对外合作也仅限IP层面,完全没有提到过街机领域。更何况,位于上海的这家分公司主业早已定位手游领域,家用机掌机领域的操作都未路出水面,街机更是难上加难。 但不可忽视的是,两代正式引入的《太鼓之达人亚洲版》,在中国大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上至核心音游玩家,下至路过的孩提情侣,较日本相比深度不够,但足够广泛的影响范围,足以让万代南梦宫大开合作的大门,在中国市场重拾这一看似冷门的热门品牌。 ![]()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