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无聊 vs 不懂艺术?浅析《死亡搁浅》口碑两极分化的原因
导语:不过,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很快便被冠以“不懂游戏”、“不懂艺术”等帽子,甚至一度被归纳至“云玩家”的行列。而这样一款被寄予厚望的游戏如今发生这种一波三折的变化,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和小岛秀夫那独特的创作理念 不过,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很快便被冠以“不懂游戏”、“不懂艺术”等帽子,甚至一度被归纳至“云玩家”的行列。而这样一款被寄予厚望的游戏如今发生这种一波三折的变化,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和小岛秀夫那独特的创作理念有关。
1.一部如文艺电影般的艺术品,但却很难被广大玩家接纳 有关小岛秀夫作品风格以及艺术形式分析的文章已有太多太多,笔者在这里也就不再老调重弹(17173评测)。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最关键的一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小岛秀夫的游戏大都是秉持着“随心所欲”的态度而创作出来的。 关于这一点,无论是过去三年里那一部比一部神秘的预告片,还是《死亡搁浅》那被称为“公款追星”的豪华演员阵容,都是最为强有力的佐证。小岛秀夫就像一个伟大的画家一样,既不受任何制约,也不遵循前人留下的规则,开创只属于自己的流派,并将心中所想毫无保留的展现在玩家面前。 就目前的结果来看,毫无疑问,他成就了《死亡搁浅》这款耐人寻味的作品。如果不去长时间的去体验领悟,势必难以获得制作人想表达的那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因此,该作会让人觉得“很艺术”、“很高雅”,这也让它赢得了不少权威机构的高度评价,成为了小岛秀夫手中又一值得瞻仰的艺术品。 但是,将一款游戏的基调设定的如此“曲高和寡”,在获得了浓郁艺术氛围的同时,也导致了它很难和传统玩家的审美相结合。就像小岛秀夫自己所说的那样:“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游戏,被人们称为第九艺术。但即使是艺术作品,也有受众面的大小之分。即便是莫扎特那荣登大雅之堂的音乐也不能将每个听众的灵魂升华,即便是达芬奇那一幅幅传世已久的画作也无法感染所有人。
那么既然将一款游戏的高度上升到艺术层面,那就必须要明白这个尽显高雅的词语背后那层讳莫如深的含义: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做到尽善尽美。更何况《死亡搁浅》这部作品距离“尽善尽美”这四个字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