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画小歌”的背后是超5000万个手绘素描数据群
猜画小歌由来自 Google AI 的神经网络驱动,该网络源自超过5000万个手绘素描的数据群,在此前谷歌推出的类似游戏《Quick, Draw!》之中,对于这个神经网络有着较多的介绍,如果你对猜画小歌很感兴趣,也可以谷歌搜索Quick, Draw!在PC端进行游戏。
如下图,谷歌所有出的猜画题,其实已经有着大量的手绘素描的数据群,你这边一边画,另一边神经网络进行快速比对。
我们点击香蕉,可以看到无数各式各样的手绘香蕉出现在你面前。
下面是关于脸的数据,看着各式各样的脸还挺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在谷歌的手绘素描的数据群之中,笔画的前后顺序都是纪录在内的,鼠标移动到任意一个脸上面,就会自动出现画图过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说,看来人工智能也不过如此,只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比对就好了,并不是神奇到不借助外力直接猜中我画的是什么。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但又不准确,其实AI还进行了大量复杂的工作,谷歌对于“猜画小歌”的解释当中这样说道:计算机一直以来都是聪明的,现在有了AI以后,计算机可以用一种自然的,更接近人类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其中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进展就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它能让计算机直接理解输入的视觉信息,并由此“看到”这个世界。
谷歌说,这一技术既能在视频通话中识别出你的朋友以便加上对应的标签,也能帮助识别人类眼底诊断图像上的早期糖尿病症状。而且,得益于“神经网络”技术,一些看起来极其困难的事情,计算机也能处理得非常好:比如,通过粗糙的草图就能识别出是什么物体。现在,计算机已经能“看到”你随意涂鸦出的一团长着耳朵的墨迹可能是一只熊猫。
什么是“神经网络”技术?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或类神经网络,在机器学习和认知科学领域,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用于对函数进行估计或近似。
神经网络由大量的人工神经元联结进行计算,大多数情况下人工神经网络能在外界信息的基础上改变内部结构,是一种自适应系统,通俗的讲就是具备学习功能。典型的神经网络具有以下三个部分:结构(Architecture);激励函数(Activity Rule);学习规则(Learning Rule)。
Geoffrey Hinton被称为神经网络之父、深度学习鼻祖
上一篇:2018年最美国漫?《昨日青空》实景动画对比图曝光!
下一篇:外厂推《战神》奎爷可动手办 手持战斧气势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