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执行计划对环境破坏和人类的影响巨大
但如此高的密集度并不是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难以消耗的热量才是。对航天器有所了解的人对此应该不陌生,航天器的能量从来不是困扰设计者的最大问题,航天器的热平衡(产生热量和热量散失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一旦设计出现问题,航天器的寿命就会大打折扣。 同样道理,地球这个半径超过6000公里的航天器依然也会受其困扰。飞向比邻星的地球接受太阳的辐射在逐渐变小,但自身携带的12000座等离子的行星发动机所产生的废热足以将地球烤得比曲奇还酥脆。退一万步讲,彼时人类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行星发动机的效率高的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发动机地下部分产生的废热可以用于地下城的能量供给。但就像前文说的,行星发动机的高度远低于大气的厚度,会一直对大气做功,除了加速大气的运动,更大的影响就是剧烈加热大气:要知道,行星发动机的占地面积接近地球5%的陆地面积,你可以想象在一平方米面积大小的生态箱中放一个小腿那么粗(直径25cm)的酒精喷灯?(PS:原著中也将行星发动机称为“上帝的喷灯”)——嗯,这是要做干锅牛蛙吧。 如果依然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随着行星发动机的运转,每时每刻都有无数辆巨大的装载车进行装料工作,而所谓的烧石头进行的是重元素聚变,也就是意味着地球可以看成被无数颗氢弹不停的轰炸,托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层的福,这种数量级的能量,地球根本无法向宇宙空间消化。 届时,地球即便没有太阳,但凭借努力自己成为了一颗伪恒星,我们担心极寒的天气么?我们该关心的是海洋究竟是沸腾了,还是气化了!汉语中有一个成语——焚山煮海,用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不过了。 为什么要打包地球呢? 当你跨过山和大海,也搞定了人山人海,成功的完成“流浪地球计划”的前期工作,从刹车时代进入了逃逸时代,开始我们的星辰大海之旅。但忽然发现,地球被这么一折腾,忽然间你就差不多成为孤家寡人了,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的生命根本无法适应流浪地球计划对地球激进的改造。 比如在计划的筹备阶段,如此规模的建设会导致地表植被的大量死亡,即便有海洋中的藻类依然可以光合作用,但氧气依然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你会发现12000座超级工程的行星发动机的建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人类甚至不相信自己可以熬到计划的全面实施阶段;再加上建设超过10000台行星推进器时冶炼金属所消耗的氧气同样不可小窥,此时的人类不得不面对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的氧气不够用了。 再退一步讲,我们可以凭借技术获得足够的氧气,但二氧化碳、甚至氢气等气体含量却会大量增加,人类可以选择性的利用氧气,但绝大数的生命难以面对这种变化,这种生态的毁灭性的破坏是短期内难以恢复的。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