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http://www.173173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新闻 > 正文

“贪玩”传奇

发布时间:2018-06-15 05:00:25 所属栏目:业界新闻 来源:厂商提供
导读:“贪玩”传奇 转自江西日报 作者:江仲俞 如果你看到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身家过亿,请不要奇怪,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故事,年轻人总是主角。 如果有一家公司,2016年底才从上海迁到上饶,2017年,没看到矗起一栋厂房,却在租借的写字楼里创造了20亿元的

“贪玩”传奇

 

转自江西日报

作者:江仲俞

 

如果你看到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身家过亿,请不要奇怪,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故事,年轻人总是主角。

如果有一家公司,2016年底才从上海迁到上饶,2017年,没看到矗起一栋厂房,却在租借的写字楼里创造了20亿元的收入,请不要惊讶,因为互联网衍生的游戏产业,其变现速度和规模,总是超乎人的想象。

如果这家公司计划今年揽金60亿元,明年争取100亿元,后年着手上市,请不要质疑,因为游戏产业只要深挖大数据的富矿,插上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的翅膀,就有可能直冲云霄、九天揽月。

这家公司,是位于上饶市区的江西贪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名年轻人,是这家公司创始人吴旭波,鄱阳县人,今年33岁。

 

年少“贪玩”

 

贪玩公司员工都很年少。

虽然公司总部在上饶,但“贪玩”大部分员工仍留在广州市天河区——这里是中国游戏产业的“策源地”,是吴旭波从江西到广州创业的第一站。

6月6日清晨,今年第4号台风(热带风暴级)登陆广东,广州笼罩在烟雨中。天河区红砖厂文化创意园内,行人往来,行色匆匆。江西贪玩公司广州分公司就在这里。主办公区安静整洁,秩序井然,300多名年轻人在电脑前专心工作。二楼正对大门区域,有十多名员工。吴旭波告诉记者,这是高管区。“高管平均年龄30岁,最年轻的高管是1993年出生的。”

这只是贪玩公司的一个工区,红砖厂内有8栋老厂房都是“贪玩”的,1000余名员工,平均年龄25岁。

年少时的吴旭波很贪玩。

父母为了让他收心,找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带他到离鄱阳县较远的上饶市江西光学仪器厂姑姑家,寄读在江光厂学校。

就在那个时候,盛大《传奇》开始风行。吴旭波正赶上玩《传奇》的年龄。后来,他把这段记忆植入企业文化中,打“《传奇》牌”,“找回年少时贪玩的你”,吊足了玩家胃口,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

贪玩公司很“年少”。

2015年至今,吴旭波的人生大步快走:离开他打拼多年的某游戏公司;花50万元买下域名“tanwan.com”;到政策更加优惠的上海注册贪玩公司;回江西支持家乡发展大数据产业,将上海贪玩公司迁回上饶;2017初落户,当年实现流水20亿元、税收3300万元。

贪玩公司有一句广告语:“这个世界需要传奇,《贪玩蓝月》就是传奇。”业内普遍认为,贪玩公司就是传奇:三年时间,业绩惊人,后生可畏。

 

拼命“贪玩”

 

6月6日上午,吴旭波到红砖厂的公司上班,比往常晚了些。公司董事会秘书周烨告诉记者,老板出差谈业务,凌晨两点多钟才到家。

“他只要在公司,每天晚上都是十一二点才离开办公室。”周烨说,“公司员工都是这样,加班加点是常态。”

2015年以来,公司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吴旭波感觉不到一丝轻松:“我压力蛮大的。江西省委、省政府很关心‘贪玩’,我应该做得更好、更持续。”

这种压力,13年前的他是没有的。

江西司法警官学校毕业的他,在广州电脑城卖过液晶显示器,每天配货、提货、送货。电脑城和仓库区之间有一座天桥,“一天里抱着显示器在天桥上走无数趟,太阳很晒。”后来,他又跟着一名老乡,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互联网增值业务。

增值业务的上游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下游是各个网站的个人站长。站长中有做音乐的,有做电影的。“我们公司是中间商,由上游公司跟我们结算,我们再第二次分配给这些站长。”吴旭波介绍,2007至2008年,他和全国近1000个做流量的个人站长建立了稳固的关系。“这1000个站长,他们懂互联网,认识了他们,我之后转型做游戏就有资源了。”

2007年,国内迎来了第一波网络游戏热,吴旭波所在的公司接了一款游戏,吴旭波负责组建推广团队,投下70万元,亏了。第一次做游戏,年轻人不气馁:“虽然亏了,但我们赚到了一个团队。”

这个团队很拼。他们嗅到了第二波游戏——网页游戏的气息。2008年4月,“51wan”游戏平台拿到红杉资本200万美元。吴旭波感到这是互联网游戏的未来,果断买下域名“91wan.com”,开始做页游,代理了第一款游戏《热血三国》,赚了一把,在行业内一炮打响。

“我们是页游时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吴旭波说,“我们拿到了好产品,推向了市场,获得了用户,赚到了钱。从此很多人跟风,出了一批有名的公司。”他所在的公司在境外上市,成为“页游第一股”。

这一时期,也是吴旭波人生的转折点。“开始十年,我跟着别人干,到了而立之年,我要自己做。”2015年2月,30岁的他离开了那家上市公司。

他开始为自己打拼,及时赶上了第三波游戏浪潮。贪玩公司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增加到100多人。2017年,公司注册地迁到了上饶,广州分公司员工规模猛增到1000多人。

“有人只看到‘贪玩’这3年的成绩,却没看到吴总这13年的拼搏和沉淀。”周烨说,“这13年,正是互联网游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13年。他用这13年的拼搏,确定了他在游戏江湖中的地位。”

 

智慧“贪玩”

 

玩游戏要靠头脑,做游戏公司更需要智慧。

有人说,贪玩公司“玩”高仿新闻广告、玩热点营销、找最合乎“贪玩”审美气质的艺人代言等,使《贪玩蓝月》收获了惊人的流水数据。

这只是“贪玩”展现智慧的一面,深入“贪玩”骨髓的,是技术的力量。

“贪玩”给自己的定位是游戏发行运营公司,目前尚处在游戏产业链的中端,终极目标是成为游戏研运一体化集团公司。

红砖厂内的贪玩公司,布局了新媒体团队、海外团队、营销团队、大数据分析团队、页游团队、手游团队、设计团队、发行团队等。在主办公区外一栋两层高的房子里,是技术团队。团队负责人陈养说:“我们专做技术,阿里云、腾讯云和我们都有合作。”

技术团队有七八十人,今年的目标是扩大到100人。“我们是以数据为主导的游戏公司,而技术是大数据的支撑。”陈养介绍,“我们去市场上购买一些流量,再把流量导入游戏,通过流量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公司数据,从而实现赢利。”

陈养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运营团队有什么需求,我们来替他们实现。就像做房子,我们就是建筑工人,不仅要把房子建好,还要让房子升值。”

吴旭波补充说:“他做他的技术,我做我的市场和管理。”贪玩正在做海外游戏平台项目,做APP,做大数据分析等等,都需要很多很强的技术。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