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总是和人类过不去?科幻电影中两者相爱相杀大揭秘
除此之外,“高科技”也是电影人对外星生命的终极想像,1996年始,由罗兰·艾默里奇推出的《独立日》系列中,外星人的具体形象被弱化,强调的是它们匪夷所思的武器,外星飞船突然齐降地球,威力足矣将世界各国的地标建筑炸成渣;《独立日2》中的外星人更是把总统连同其班底都一锅端了。 一向擅长炮制治愈童话电影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曾在2005年公映的《世界大战》里展示了“末日奇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靠的正是超乎人类科技极限的攻击型飞船,不断蚕食地球,但外星人本身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免疫能力,最后不战自败。 《世界大战》剧照 好莱坞怪才导演蒂姆·波顿也曾经把外星人视为“外强中干”的生物,在1996年推出的科幻片《火星人玩转地球》中,火星人相当“幽默”地入侵了地球,口口声声喊着“我们要和平”,却把地球毁得外焦里脆;但这些火星人因为与人类的心脏跳动频率不同,所以一听Slim Whitman演绎的歌曲《Indian Love Call》就会原地爆炸而死。 《火星人玩转地球》剧照 尽管这些电影时常以人类获得全面胜利告终,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外星生命总是被设定为具备数种超越人类的优势,令相杀变得困难重重,正是这种“以弱胜强”的俗套模式成就了励志的主基调,潜移默化地树立起人类的英雄主义情结;这就是为什么诸如《复仇者联盟》之类的超级英雄大片,都会把地球英雄对抗外星客来袭作为故事主线。 相爱——温情的和平夙愿 事实上,在灾难片《世界大战》问世之前,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曾经对外星生命有过最完美的温情想像,1982年风靡全球的科幻片《外星人E.T》就是最好的证明。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