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里该怎么解释?10件在科学证明前深信不疑的事
3.血液终将耗尽 十八世纪的生理学已如此混乱,那么你就可以想象药物的出现究竟有多早。一方面,早在公元300年,解剖方法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每一个正确的结论似乎都有着相应的迷信和社会偏见与之抗衡。古希腊医生普拉克撒哥拉将静脉区分于动脉,他认为动脉中携带有空气。 公元二世纪,盖伦秉承了这一理论,并补充了“血液产生于肝脏”,他赋予血液“自然精气”之名,认为“自然精气”围绕在身体的静脉中,但供血量远小于耗血量。一旦血液流经肺部,吸纳了“灵气”,就会被器官所消耗,正如磁石吸铁一样。按照他的理论,血还能通过中空的神经到达大脑,并在此吸收 “生物精元”。 这些观点一直被人们信奉着,直到1628年威廉·哈维发表了颠覆性的《心血运动论》。还有其他一些人,如逝于1288年的阿拉伯学者伊本的纳福,他早期曾多次创作一些修正普拉克撒哥拉理论的著作,但西方社会却仍旧无动于衷。还有另一个前辈,他是西班牙医生米格尔·塞尔维特。他于十六世纪正确解释了血液循环,但他的发现却被宗教教条所束缚,而他自己最终也葬身于火焰中。 延伸阅读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