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3》发布确定 让我们顺便聊一聊反乌托邦吧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作为一个反乌托邦题材的爱好者,最近几年能够勾起我兴趣的游戏着实是不多。 这倒不是说反乌托邦题材的游戏没有,相反的是这类题材的游戏在近两年还是挺受游戏厂商欢迎的,比如说去年就有两款3A级别的大作采用了这一主题。 他们分别是《看门狗:军团》和《 作为一个反乌托邦题材的爱好者,最近几年能够勾起我兴趣的游戏着实是不多。 这倒不是说反乌托邦题材的游戏没有,相反的是这类题材的游戏在近两年还是挺受游戏厂商欢迎的,比如说去年就有两款3A级别的大作采用了这一主题。 他们分别是《看门狗:军团》和《赛博朋克2077》…… 嗯,在此也就不太多评价了…… 可能是因为一些敏感的原因,游戏大厂在处理这种反乌托邦题材的东西时往往都很难有亮眼的表现,对于熟悉反乌托邦套路的人而言,他们往往只是在故事背景和一些设定上采用了“反乌托邦”的玩法,可从内核上却总如隔靴搔痒一般,不是那个味。 而这一点反倒是一些独立游戏工作室做的更为亮眼,比如前两年曾经火过的《奥威尔》和《replica》,虽然体量比较小,但从内容上却把反乌托邦这个主题发挥的淋漓尽致。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之前由俄罗斯工作室Warm Lamp Games开发的一款名为《旁观者》(Beholder)的游戏了,这款由俄罗斯人开发的反乌托邦游戏凭借其优秀的故事背景,再加上出色玩法很快便吸引了大量反乌托邦玩家的喜爱。 而就在最近,《旁观者》官方发布声明,称他们的第三部作品已经登录STEAM,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正式发售。 根据官方对游戏的描述,《旁观者3》的故事玩法似乎是结合了一代和二代两部作品的玩法组合在一起的,玩家除了扮演一位监视租客的房东之外,还要负责政府的相关工作,从内容新意上看游戏本身变动似乎不大,但内容可能会相比前两作更丰富一点。 至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一款续作,主要原因还是游戏的开发商变了,之前的俄罗斯工作室Warm Lamp Games变成了这个来自于德国的Paintbucket Games,不过好在这家工作室之前也开发过一款反乌托邦题材游戏《走过至暗时刻》,现在接手《旁观者3》应该也算是熟车熟路了。 只不过有点令人感慨的是,不管是之前的俄罗斯工作室,还是现在的德国工作室,这两个国家在反乌托邦题材当中都属于比较知名的那种。 前者在冷战时期的欧洲国家眼中就是个极权主义的代表,而后者在东德时期四处遍布的‘史塔西’秘密警察,也为反乌托邦题材提供了大量素材积累…… 看着现在这两个国家的工作室玩反乌托邦题材玩的这么开心,多少也会对其有那么一点感慨就是了。 不过说实在的虽然在近几年反乌托邦题材开始逐渐增加,但每个题材所展现的形式都有所不同,就从游戏来看,近几年比较出名的反乌托邦游戏都围绕着几个题材使劲:无处不在的思想控制,如影随形的观察监视,令人恐惧的极权政治,和随心所欲的秘密警察。 诚然,就表现形式来讲,这几个要素最能带给人紧张和刺激感,也最适合放在游戏里表现出来,但对于反乌托邦题材而言,这也仅仅是其中一个小部分罢了。 反乌托邦这个词诞生在19世纪末期,根据记录这个词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密尔用来抨击爱尔兰政策的,根据他的说法,乌托邦可以形容一件事太过美好而无法实现,那么反乌托邦则可以说是太过糟糕而不可行。 在半个世纪之后,这个词被俄罗斯作家尤金·扎米亚金挖掘了出来,他年轻时曾经经历过两次俄国革命,凭借着对形式主义和极权主义的理解,写出了历史上第一步反乌托邦小说《我们》,在这部小说里他设定了一个完全取消了自由意志的国家,人们完全按照守则和作息时间表进行生活。 虽然《我们》成书较早,但在这部作品中反乌托邦的核心设定却已经显露出来了,即在其强权控制下的思想控制。 而在这一主题下,后续的诸多作者开始对反乌托邦进行了大量创作,比较知名的就是英国作家赫胥黎和乔治奥威尔所写的《美丽新世界》和《1984》,这两部书对反乌托邦题材进行了大量描写,从完全相反的角度上构架了两个令人恐惧的世界,这让反乌托邦题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其实近两年我们所接触的大量反乌托邦题材游戏,几乎全都是以《1984》作为核心构架所描写的,在这部书当中主角生活在一个被“老大哥”所统治的世界当中,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了政府足够的理由对普通民众进行思维统治,政府的监视无处不在,民众稍有不满就会被逮捕进行审判,这样的题材让不少游戏工作室找到了灵感。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