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道德评议能否终结网游市场乱象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也对本报记者说,目前我国网络游戏最主要的问题是部分网民过分沉迷游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学习、工作和家庭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因此,网络游戏的市场规范重点要做的是还原游戏自身的娱乐本质,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在刘德良看来,道德风险,是指有悖于主流道德观的游戏内容。道德委员会应该将审查游戏内容是否有悖于主流道德观视为自己的使命。如果真正切实可行的话,应该有利于净化游戏内容,“但我个人认为,目前与道德问题相比,部分青少年沉迷游戏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值得被关注”。 不过,在用道德委员会规范游戏产业时,也应该看到,道德本身是相当模糊且标准不一的概念。十年前,对网络游戏的流行看法,还是将其视作电子海洛因,道德贬义色彩相当重。今天,网络游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去污名化,游戏产业延伸出的电子竞技,更是被纳入了亚运会竞赛项目。 可见,围绕网络游戏的道德视角一直在变化中。而且,对不同年龄的群体来说,对游戏中道德风险的理解可能会截然不同。那么,如何保证道德审查不会过度? 对此,王四新认为,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评判标准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的感觉是,目前的网络道德委员会更像是集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来解决游戏内容问题。“当然,游戏的内容标准和互联网上其他内容一样都面临着无法标准化,无法事先有一个很详细的、实操性很强的方案”。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目前的举措有利于敦促互联网企业和游戏厂商加强网上内容建设。”朱巍说,由于此前对网络游戏的审批重点主要是版权和批号等,对内容的审批则较为笼统,审核体系中增加道德评判这一环,更能减少对青少年的危害性。 行业管理是否面临“一刀切” 事实上,近年来,针对网络游戏的社会危害,相关部门一直在做各种努力。 2017年年底,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进行集中整治。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首次强调,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然而,这些措施一直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尽管权威机构没有给出网络游戏成瘾数据,但从人们的切身经验判断,网络游戏成瘾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翁一称,“道德伦理是中国网络游戏最为缺失的一环。这一过程会非常缓慢,短期内可能影响网络游戏产业,但决不能迫于市场舆论压力,再次回归到之前高歌猛进的产业政策”。 不过,哪些游戏涉道德风险,如何用道德标准来评议市场化游戏,业界也有不同声音。 有行业人士提出,认同设立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的做法,但道德标准并非像法律条文,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更重要的是设立公平公开的网络游戏审核标准,设立游戏分级制度而不是简单“一刀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曾提出议案《关于加快推动网游分级制的建议》,她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强制性分级标准。比如按年龄段(6岁以上、12岁以上、18岁以上和全年龄段)和内容性质(价值导向、健康程度、时间限制、对抗程度等)进行细分,详细定义内容标准,确定不同游戏的适用人群。明确负责游戏分级的统筹牵头政府部门,强势推动有关部门的分权与放权,更直接也更权威地对游戏市场展开监管,同时促成游戏行业自律组织设立;其次,严格监管和审核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方对分级制度的合规执行情况。 网络主管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加强对网络游戏不良内容的打击力度,对于暴力、血腥、涉赌游戏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态度。 “网络游戏是个产业,并非‘一刀切’。对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应该从严,未成年人的游戏和防沉迷应该做到不考虑经济利益;对于成年人的游戏,包括游戏设计、游戏内容应该从宽。”朱巍说,该从严的一点都不能妥协,该放宽的不能由网络道德委员会来判定。对于成年人的游戏,游戏的开发、内容设计、传播运营应由法律来监管,道德对于游戏产业来说不确定因素太多,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的游戏应该严格管控。 对此,王四新也认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群体制宜,不能“一刀切”。所以,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在评判过程中,“可能需要把各个厂家的产品综合起来考虑。工作机制也应该和企业主动交流沟通,但是要防止专家委员被资本俘获问题的发生。所以,一定要解决好公开透明、公正性、独立性的问题”。 “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对于游戏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是一个多方博弈的问题,要想让政府满意、家长满意、游戏平台也满意,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王四新说,第一,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比如构成必须是多元、代表的利益要多元。避免厂家主导、避免政府主导、避免家长主导,一定要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平台。第二,原则上强调普遍性。要解决的是游戏存在的普遍的道德问题,是这一类游戏可能会对普通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不是说对某一类人或者某一个人。因为毕竟也要保护产业的利益和游戏玩家的利益。第三,应该公开透明。委员会的成员名单以及道德评议的标准、工作的流程都应该尽早公布。 对于廖宁来说,2018年对于游戏行业是技术性调整的一年。他认为,在行业发展减缓、人口红利终结和政策监管趋严的综合作用下,游戏行业出现了增速减缓的迹象。巨头营收降低,IPO上市破发屡见不鲜,习惯了风口与快速增长的游戏人显得无法适应。 在采访结束后,廖宁发来一段微信:当前阶段依然处于技术性调整期间,市场形态不明朗,前景态势又是如何?道德评议是否和备案、版号等制度一样成为游戏监管流程的常态化机制?其评议标准又是如何?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