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tale Games突如其来的谢幕,是产品无法迎合市场与过度依赖资本的双重悲剧
Telltale Games曾经因为制作《行尸走肉:第一季》一炮而红,如今的结局却是落寞的关闭了主工作室。 9月22日,工作室官方发推称:Telltale Games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将关闭主要工作室,大部分员工被解雇,仅有25名员工留下来履行公司对董事会和合作伙伴的义务。而关于关闭原因,CEO Pete Hawley 表示,“今年发售的游戏收获了大量的积极反馈,但它们最终没能转化为销量。” 随着销量不济的,则是投资者们的撤资,这直接导致了Telltale Games最终停产。 这家独立开发商合作过相当数量的鼎鼎大名的IP,光是《行尸走肉》系列就已经制作到了第五季(也是最终季),此外也与《权力的游戏》、《蝙蝠侠》、《侏罗纪公园》合作过数款大作,甚至推出过名噪一时的《我的世界:故事模式》。 不论是资深玩家还是新玩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个“专门给知名IP做游戏”的奇特开发商,但若再看它的玩家评价,却又透着“非常喜爱剧情和带入感”以及“公式化的千篇一律”两种极端的论调。 这是一个曾经在主机的IP游戏化风潮中脱颖而出过的角色,却又在电子游戏日新月异的质变发展中逐渐脱伍。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兴衰也在折射出IP改编游戏的命运一角。 在主机领域,影视、游戏IP改编游戏几乎古来有之。即便没有关注过这段历史,那么雅达利大崩溃事件大家总是有所耳闻。这段发生在1983年的游戏界悲剧历史,其主角正是热门IP——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外星人E.T.》改编的同名游戏。 而就在头一年,1982年雅达利公司才开发了一款电影改编的《夺宝奇兵》,这或许是有记载的第一款影视IP改编电影,百万级别的销量在当时堪称大获成功。 影视改编游戏的风潮也许无不与《夺宝奇兵》的成功有关,也让影视动画游戏互相改编的传统成为了nerd文化的重要一环。 在Telltale Games诞生,也就是2005年时,IP改编游戏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美国市场但凡人气动画和宅向的电影,总会惯性进行游戏改编,虽然这种改编游戏偶尔能“火出圈”,但大部分时候仍然是依托于IP本身的人气,与现在的IP手游概念倒有些异曲同工,这类游戏本身也是宅圈文化的一个符号。 所以Telltale Games在当时的电影叙事风格显得很不甘于平凡。 在成为一个手游大厂之前,Telltale Games也是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以主机平台的IP游戏起家的,第一个IP系列《Sam & Max Save the World》就来自于同名动画改编,并且由此开创了Telltale Games仿造电视剧集的章节模式。 《Sam & Max Save the World》没有以当年流行的动作冒险为题材,而是着重玩家的叙事体验,操作方面则是本格的对话选择+物品调查模式,但在场景剪辑和镜头运用方面则极为电影化,称得上是独具一格的叙事表现形式,此后十多年间,Telltale Games一直都有稳定的IP合作来源。 如今电影叙事风格的游戏已经称得上一大品类了,但在当时,Telltale Games还是很超前的,以至于直到2012年《行尸走肉:第一季》发售时,Telltale style都还能算的上十分新颖。而在手游市场开始崭露头角的年代,Telltale Games此番新颖的内容更是早期就奠定了口碑基础。 在移动应用市场研究公司Appfigures提供的数据中,2017年苹果App Store的新应用数量为75.5万款,Google Play商店的新应用数量超过了150万款。虽然如今手游在人们娱乐生活中的比重正在逐年攀升,但比起庞大的总量和源源不断的新游戏上架速度,真正出人头地的游戏厂商只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而这样的“人中龙凤”莫不是在某些方面极为出众。 在《行尸走肉:第一季》发售一年后,官方宣布销量已经超过2100万套,这无疑是巨大的成功,Telltale Games因此一战成名。在发展了十年之后,《行尸走肉:第一季》继承了工作室一贯的电影叙事风格,并加入了富有带入感的QTE操作,Telltale风格基本上从此定型。 《行尸走肉》电视剧本身就以剧情和人物冲突见长,而Telltale Games本身也长于此道,尽管游戏剧情是电视剧的延伸,却也极大受到粉丝的欢迎,游戏中可以选择对话,QTE操作也增加了立场选择,但实际上剧情走向本身并不会改变,也不像如今的交互电影游戏那样充满变数和不同结局。《行尸走肉:第一季》更像一款个性化定制的电视剧,虽然编剧已经定好了剧情走向,但玩家依然可以加入自己主观的好恶倾向。 Telltale Games确实构建了一个非常新奇的概念,每部游戏从画面、镜头到剧本都堪称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对话选择与QTE操作又深化了带入感,如同加强版的视觉小说。遗憾的是,当交互电影游戏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底特律:变人》、《奇异人生》、《艾迪芬奇的记忆》这样在叙事体验、游戏性上各有突破性建树的作品时,Telltale Games依然在固守着多年前的对话+QTE,乃至于有玩家戏称这些游戏都是套用了“Telltale公式”。 这种守旧的固有模式与市场变革的矛盾在《我的世界:故事模式》上体现得最为激烈。当初《我的世界》宣布要推出故事模式时,引发了全世界玩家的哗然,这款已经运作了近十年的沙盒游戏影响了后世无数游戏,说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沙盒游戏也不为过。而在这漫长的十年间,官方从未给游戏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剧情,尽管后续玩家们已经开发出了无数奇思妙想的MOD,用游戏本身制作了各种故事,但官方的一举一动依然牵动着全世界玩家的注意力,故事模式的推出,无疑具备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然而,因为前期宣传不到位,外加IP本身的传播度十分惊人,所以主流的看法都以为所谓的故事模式实在原游戏基础上增加的一个模式,殊不知却是以《我的世界》IP所定制的一款Telltale风格的游戏。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