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儿童锁模式”,腾讯大概是不想赚小学生钱了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曾表示,“家长容易把归因归错,更多把网络成瘾归因于网络、学校。但从情感上讲,如果家长支持孩子上网,孩子的网瘾反而比较低。家长反对孩子上网的,孩子网瘾的比例会比较高。从家长行为上来说,如果家长自己不玩电脑,不让孩子接触电脑的,孩子的网瘾反而比较高。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看,父母不经常和孩子一起进行各种亲子活动的,亲子关系越不好,孩子网瘾的比例越高。从家庭的教养方式来说,民主型的家庭孩子网瘾程度比较低,而粗暴放任的家庭,孩子的网瘾程度就比较高。” 而《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留守儿童比之非留守儿童,沉迷游戏的概率大的多,超过了1倍。 这从侧面表达了一个问题,孩子沉迷游戏与否,实际上与家长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是直接的关系。对孩子游戏的态度,对游戏的认知,自身是否做到了足够的亲子互动等等都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沉迷与否。 未成年保护,需要家长参与 从以上的结论出发,在每一个细节都趋于完善的情况下,这一次腾讯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游戏方面,将触手升到了家长群体,寄望于以“儿童锁”为媒介,连接家长、孩子、游戏这三者。 “儿童锁”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仅仅是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最为严格的保护系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也是针对家长最为严格的一个模式。 ![]() 因为他需要每一个家长都参与其中,和企业一起共同搭建一个孩子游戏的保护网,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不能逃避,只能正视自己的责任并承担更多责任。试想腾讯的游戏玩不了了,孩子可能玩其他的游戏,其他的游戏也玩不了了,那么孩子会去寻找其他的娱乐,而其他的娱乐就不会让孩子沉迷吗? 实际上娱乐本身是人类的天性,这一点对于未成年人更是如此,对于家长而言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忽视这个天性,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应该做的是正确的去引导这种需求。 所以,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层面的满足,在精神层面同样需要做出很多。 而从游戏公司的角度去出发,类似腾讯这样的游戏公司在接连的用技术驱动也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此举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看是为了摘掉赚小学生钱这样的帽子,但需要知道未成年人群体在游戏当中的占比,以及为游戏所提供的利润占比都是极低的。 腾讯在防沉迷上的坚持,足以让人放下嘲讽与偏见,正视自身责任,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构建一个健康的环境。孩子是家长最好的镜子,而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