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的纸盒:心中住着个小孩,就注定天下无敌
日本有一个小孩,因为太想要switch了,就用纸板自制了一台“switch”来过瘾,最终父亲心疼儿子,偷偷去买了一台,可想而知,当小孩发现纸盒竟然变成真switch时有多么开心,那就是一种拥有全世界的感觉吧——有时候,一个玩具就等于一个世界。 ![]() 如今看来,也算是抢先玩到了纸质版switch哦! 这大概是2017年游戏圈最暖心的新闻之一,没想到在2018年初,任天堂竟又为这个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大堆新“纸盒”,那一刻,笔者也仿佛跟着回到了那段只属于纸板、彩笔、剪刀和胶水的童年里。 ![]() 百变的labo Labo演示视频:
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个玩具梦 当然,要真说Nintendo Labo和去年的“纸质switch事件”有什么关系,这恐怕有点牵强,其实看到Labo笔者还想到了任天堂更古老的一款玩具“Nintendo Robot”,其作为FC(红白机or小霸王)的外设于1985年问世,除了二者单词稍有接近外,主要还是因为Labo和Robot作为主机外设都显得非常夸张,脑洞极大。 ![]() R.O.B 从Robot到Labo,与其说它们是游戏机外设,感觉实际上更接近于孩子们的玩具,可以说这份对于玩具的执着始终深值于任天堂的基因当中,从最早期的花札,横井军平的超级怪手一直到如今风靡全球的Amiibo,莫不如此。 ![]() 任天堂早期最成功的玩具之一——超级怪手 而就算是在主机领域,相比于索尼、微软那些科技感、家电感满满的主机,任天堂的主机从售价、设计到游戏,都蕴含着浓浓的玩具属性,尤其在NDS和Wii彻底走上异质化主机道路后,这种玩具感俨然已经成了其标志之一,喜欢的玩家大赞其不失童趣,厌恶的玩家则吐槽其为妇孺机。 ![]() Wii的玩具属性是非常浓重的 因此当看到Labo时,笔者一方面为任天堂的创意感到惊叹,另一方面又感觉十分合情合理,相比于谷歌突然甩出来一个纸板做的VR眼镜所产生的强烈违和感,任天堂的画风倒是显得很统一,没错,搞这些看着很便宜很粗糙、稀奇古怪的玩具,正是任天堂最擅长的~ ![]() 谷歌偶尔来这么一下,画风就会感觉有点奇怪…… ![]() 任天堂玩纸板就感觉画风统一多了 “如果没有任天堂,主机大战该多无聊啊。” “如果没有任天堂,主机世界该多无聊啊!”笔者时常跟同事们这样说,想想PS和Xbox一代代的进化之路,几乎闭着眼睛就能猜到PS 5与“Xbox Two”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唯独任天堂,无关胜负,你永远也猜不透它将为世界带来一台什么样的主机。 PS4和Xbox One正围绕性能进行着疯狂的军备竞赛,4K/60帧眼看就要成标配了,下一步恐怕要向着8K/120帧迈进了吧,说实话,就笔者而言这种进化正变得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反观任天堂,从2004年的NDS开始彻底放飞了自我,性能上总要大幅弱于对手,但在设计上却一直十分大胆,相比于NDS双屏和触屏的颠覆性设计,保守的PSP反倒更像GBA的性能升级版,这种突破精神顺势延续到了主机领域,Wii几乎抛弃了任天堂自己一手确立的手柄操作标准,转而主攻体感游戏,成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索尼、微软这次只能老老实实的当跟风者,前者紧急推出了近乎抄袭的PS Move,后者则可算更有野心,推出了别具创新的Kinect。 ![]() 任天堂放飞自我的开始 创新总是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在3DS成功后,异质化的道路在Wii U时代遭遇了巨大的失败,人们开始质疑任天堂的选择,也许它的“邪路”已经走到头了,是时候回头做一台正经的主机了。 ![]() 一次惨痛的失败 但任天堂最终还是选择说“不”,并用一台更为脑洞大开的主机switch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庄严的宣布——除了无脑堆砌性能之外,游戏主机还有很多创意空间可以挖掘,哪怕已经十分特别的switch,我们还可以用几张硬纸板就让它变得更有趣,哈哈,没想到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 来吧,一起玩纸板吧! 你已经快忘了的玩具,任天堂还记得——Labo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