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之王:任天堂的世纪豪赌
导语:虽然 NDS 和 Wii 的成功将任天堂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接下来的几年,旧机器逐渐走到生命尽头,销量逐年下滑。尽管任天堂在2011年发布的新掌机 3DS 和主机 Wii U,渴望凭借游戏性笼获玩家芳心,可市场并不买账。 尤 虽然 NDS 和 Wii 的成功将任天堂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接下来的几年,旧机器逐渐走到生命尽头,销量逐年下滑。尽管任天堂在2011年发布的新掌机 3DS 和主机 Wii U,渴望凭借游戏性笼获玩家芳心,可市场并不买账。 尤其是 Wii U,开局逆风,性能仅仅和上一代主机 PS3、Xbobx360 相当,在 Wii 的体感游戏已经被玩腻后,大家对这个远方表戚提不起任何兴趣。 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一年智能手机市场井喷,iOS 和安卓平台上涌现大量手游,你现在耳熟能详的 Rovio、PopCap…游戏公司,都在那段时间崛起。在当时,掏出手机玩水果忍者是一件时髦的无以加复的事。 紧接着机能强劲的 PS4 和 Xbox One 相继上市,Wii U 更是备受冷落。如果说主机市场的风水轮转只是开胃菜,玩家逐倒向移动平台才是岩田聪的心头刺。 手游,这条全新的赛道出现了。 从山内溥时期的初代游戏机开始,软硬结合的模式已经内化成任天堂的 DNA。如今人人都拿着手机玩游戏,还有谁愿意花钱买过时的掌机呢,缺了硬件的任天堂,仿佛独脚跳立,这对任天堂高层而言,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时间转眼到了2015年,全球手游市场规模达到3.6136万亿日元,势如破竹。整个家用游戏机行业的竞争格局再也不只是任天堂、索尼和 Xbox 三家了,市场份额在迅速被手游蚕食。 岩田聪不能再等,他反思良久,终于决定找日本 DeNA 公司,移植任天堂 IP 进军手游。 不过,岩田聪也没有放弃自家硬件。他内心的想法是,将公司的重点从技术研发转移到玩家身上,让他们接触任天堂的各种 IP,深入了解并喜爱它们,最终掏钱买任天堂的家用机。 这也算是曲线救国。 在进军手游市场的同时,任天堂下一代主机(代号 NX)也在秘密研发中。当时还有人猜测这款主机会抛弃 Wii U 式的大触摸屏,而用配套 App 来作为第二屏和体感控制器。 然而2015年7月11日,岩田聪因胆管癌在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去世,任天堂总部降半旗致哀。 此时的任天堂群龙无首,再一次面领生死抉择。 董事会将这一次的重担,交给了君岛达己。 ![]() 谁?君岛达己何其人也。 上世纪50年代生,君岛就读一桥大学法学部,一毕业就去了三和****(也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三菱东京 UFJ ****),一干就是17年,还当上了纽约分行长。被山内溥看中他的宣传和海外业务经验后,随即加入任天堂,两年后成为北美任天堂总裁,2014年担任本部公司常务董事,江湖人称‘大掌柜’。 如果山内溥还在世,你很难想象君岛达己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最终能成为任天堂 CEO。因为他既没有对游戏的独到见解,也无游戏制作的经验,无论怎么看,都和山内溥所想的‘游戏怪人’相去甚远。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继承岩田聪衣钵,传承玩者之心呢。 结果出乎意料,君岛达己作为过渡期的 CEO,临危受命,几乎是超额圆满完成了任务。发售 Nintendo Switch 主机(延续 NX 计划)、其次推进任天堂手游业务(和 DeNA 合作)、最后重组企业人事架构(和宫本茂、竹天玄洋并列三驾马车)。这一切虽然岩田聪生前就开始推进,但不是谁都能执行的如此尽职。 君岛在任期间,任天堂业绩大涨,股价从低谷14,660日元(2016年6月)剧烈攀升至48,999日元(2018年3月),表现远超同一时期的索尼。 主机在热卖,创新也不止步。 在我看到 Labo 预告片时,内心如同枯木逢春,干涸的河床重新降起了雨露,童心再一次被唤醒。这种感觉,像我第一次打开 FC 的纸箱;像我第一次玩 Wii 体感手柄;像我第一次玩动物之森,充满新鲜有趣,妙不可言。我明白,那个熟悉的老任又回来了。 君岛对岩田聪遗念的忠诚,其中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就是 QOL (Quality of Life)计划。这项计划由岩田聪在2014年启动,想通过和其他家电厂商合作,以 Wii 为家庭中心,来制造提高用户睡眠和生活质量的产品。 岩田聪去世后,全公司上下都认为任天堂应该专注游戏业务,摒弃其他不着边际的想法。唯有君岛在坚持,把 QOL 工程机放在自己枕边,每晚记录数据,直到2018年3月最重要的合作方松下退出,QOL 计划才不得不终止。 作为外人我们很难想象,君岛这样一个游戏门外汉,如何挨过黎明前的黑暗,如何拿出诚意跟第三方开发商重修于好,如何给任天堂这艘摇摇欲坠的船掌舵,驶过风暴后的平静海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个中酸楚疲乏,只有君岛知道。 04 下一个十年 2018年4月,君岛激流勇退,将旗帜交给古川俊太郎。 媒体消息一出,又是一阵哗然。在任天堂,研发部的话语权是很大的,这点从岩田聪时代就已经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公司内部一些人眼中,CEO 不过是个负责和投资人和外界联系的门面罢了。 ![]() 但企业掌舵者需要更长远的眼光,开发人员容易陷入技术自信,潜意识中局限自己的视野。任天堂历史上,每次渡关都需要大刀阔斧变革的魄力,正因如此,君岛力排众议,最终选择了古川。 古川1994年毕业后就加入任天堂。因为早年在德国留学,2002年古川被公司遣派至欧洲分舵,常驻德国,干了11年,后来当上了任天堂欧洲二把手,由此受到岩田聪的信任。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