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出圈”云游戏:测试用户也“测了”巨头
导语:对于云技术的应用,斗鱼方面对懂懂笔记这样表示:“虽然云游戏业务是在2019年11月上线,但早在2018年6月,斗鱼就已经预判到5G网络下云计算的发展将大大改善游戏直播体验,并率先着手研发云计算在直播平台上的应用。 对于云技术的应用,斗鱼方面对懂懂笔记这样表示:“虽然云游戏业务是在2019年11月上线,但早在2018年6月,斗鱼就已经预判到5G网络下云计算的发展将大大改善游戏直播体验,并率先着手研发云计算在直播平台上的应用。我们很早就在上云迁移,服务端都在云上了,但和游戏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一切技术最终都要落到实际体验上。根据懂懂笔记在平台上的体验结果,横向对比腾讯WeGame的云游戏,可以感受到目前斗鱼云游戏平台在100M联通宽带直连的情况下,整体游戏流畅性相对不错。 ![]() 其中,云手游也很快能进入游戏界面,除了感觉PC端的操作不太习惯之外,流畅性没有太大问题。在云端游方面,以DOTA2为例,在默认画质的情况下游戏整体能够维持在100帧左右,只是偶尔会因为网络波动出现一些卡顿。 ![]() 不过,可能因为斗鱼的云端游还处在测试阶段,进入游戏的流程还有不少困难。从懂懂笔记实际体验来看,点击体验游戏后,显示只有130人排队,但就是这点儿人数也整整排了4个小时才进入游戏界面。或许这可能是因为处在测试阶段,斗鱼对同时在线游戏玩家人数主动进行了一定限制。从排队人数和排队时间来看,可以感觉同时在线体验云端游的玩家并不多。 ![]() 除了云计算能力之外,云游戏的另一大挑战就是当出现大量玩家同时在线时,对带宽以及服务器产生的巨大压力。可以想象,在高峰期如果上千万用户的操作指令同时从客户端涌入服务端,会对后台产生怎样的压力。这类高并发的情况,对于系统设计、预测模型都是巨大考验,如果应用系统被冲垮,在持续压力下很难恢复。就实力而言,已经推出一定时间的腾讯WeGame表现得就相当不错。 从斗鱼本身来看,虽然一直都涉足游戏业务(无论早年和页游、手游企业合作还是现在进行云游戏平台开发),而且一直希望走进行业上游,但对于云游戏业务的押注,斗鱼却显得相当“低调”,连一些重度用户都没有觉察到斗鱼的新业务。 对此,斗鱼方面也向懂懂笔记表示:“目前云游戏业务还在小规模友好测试,体验方面还有需要完善和打磨的地方,所以并没有做太明显的宣传。斗鱼目前上线的云游戏分为端游和手游两部分,这两端的云游戏都是基于web端在进行试玩,处于公测阶段,而移动端尚在开发中。” 抛开技术层面来看,商业层面的博弈或许才是未来斗鱼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就像前面介绍的那样,斗鱼自己本身并不具备游戏开发能力,所以未来在对自家云游戏平台游戏阵容进行完善时,就需要依仗与其他游戏开发商共同合作来完成。要知道,云游戏已经成为巨头的战场,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获得游戏开发商的青睐。随着相关云游戏同类平台越来越多,用户势必也会出现分流,而这时谁的游戏阵容更全面、体验更好,自然就会成为聚拢用户的重要手段。鉴于业界目前拥有独立且成熟云计算服务能力的企业仅有几家,所以对于斗鱼这样的平台型企业而言,未来在技术层面更多的还是要依附那些云计算巨头身上。 我们可以理解斗鱼与腾讯云之间的合作关系,既要依仗对方的云服务能力,又顾忌腾讯自身在云游戏市场的强大势能。而在技术上无法拉开差距时,内容也就成为了竞争的主要手段。按照过去的惯例,独占内容将成为平台前期绑定用户的最重要手段。同时,那些优质内容的开发商,在前期议价能力上自也会进一步提高。届时谁能满足用户对游戏“内容+体验”的双重需求,谁才有可能主导市场。 另一个问题是,对优质内容的争夺最后会不会演变成一场关于“资本”的战争?毕竟商业环境下价高者得。过去一年,谷歌在云游戏平台的投入就达到了130亿美元。而在资金实力上,斗鱼跟腾讯、网易等巨头也不是一个层级。 唯一值得欣慰的,可能就是相较于国外市场对于主机3A大作的追逐,目前在国内市场主机游戏并不是主流。同时,普通网游对于独占的需求可能不会那么明显,毕竟目前国内网游基本都是依靠免费游玩、内部充值的机制,只有让更多的玩家进去,才有更多的机会氪金。 不考验资本,考验的就是用户数量。未来用户基础越大的平台,自然越会受到在意玩家数量的网游开发商的青睐。如果以目前斗鱼1.6亿的月活用户基数来看,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这样的月活用户量能为斗鱼在未来的内容争夺中带来多竞争力,还需要继续观察。 [结束语] 云游戏已经成为国内外巨头眼里的一块肥肉。斗鱼“低调”进入,与其说是在友好测试,其实也是在测试一下巨头们的反应。 来源:懂懂笔记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