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期尘封的那款《暗黑3》:北方暴雪匆匆落幕的传奇
北方暴雪工作室的辉煌,在《暗黑2》这款不朽的神作发售后到达了顶点,随后的资料片《毁灭之王》不仅加入了全新的关卡和两个新职业,更重要的是新增了“符文之语”这个极富创意的系统,《暗黑2》也终于解锁了自己的完全体形态。
![]() 在连续做出了《暗黑》《暗黑2》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北方暴雪将会继续他们的传奇之路,因为北方暴雪的LOGO在玩家心中就是神作的认证。
但是任何一段传奇,都必然会迎来终点,只是没人能料到北方暴雪传奇的终点来得这么快。
一串错综复杂的收购
北方暴雪的陨落,要从一连串错综复杂的收购说起。
1994年,暴雪娱乐被Davidson & Associates公司以675万美元收购,但是很快Davidson又被雪乐山在线收购。1996年,雪乐山在线又被CUC国际收购,1997年,CUC与HPS合并成立Cendant。1998年,Cendant把旗下的软件部门雪乐山在线和暴雪娱乐出售给法国发行商Haves,同一年,Havas被维旺迪集团收购。
这一连串的收购真是让人头大,但是最终暴雪娱乐成了维旺迪集团的子公司,我们知道这个就可以了。当然后来维旺迪游戏又和动视合并组建了动视暴雪,这件事和北方暴雪的关系不大,我们先不管。
在本系列的第一期里,我们曾经提到过暗黑之父David Brevik在1993年创办了Condor,这家公司在1996年被暴雪当时的母公司收购,改名北方暴雪工作室。
虽然北方暴雪是归暴雪娱乐管理的,但是最终掌握最大话语权的还是他们共同的母公司维旺迪集团,正是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后来北方暴雪四巨头的出走。
2001年,在《暗黑2:毁灭之王》发售后,北方暴雪开始着手《暗黑2》的第二个资料片和《暗黑3》的开发,但是这两个项目最终都没能完成,因为就在2003年,北方暴雪的四位灵魂人物宣布离开暴雪。
匆匆落幕的传奇
北方暴雪的三位联合创始人David Brevik、Erich Schaefer、Max Schaefer加上Bill Roper被称为北方暴雪四巨头。
关于四巨头离开的原因,他们在多次采访中都有提到。
暴雪所有的游戏项目的决定权都握在法国的母公司维旺迪集团手里,四巨头的话语权很小,于是当时四巨头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向高层提出“如果不让我们参与游戏的重大决策,我们就集体辞职”。以当时四巨头的地位,这可以说是相当有分量的威胁了。
但是维旺迪集团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高层的回应非常简单“那你们就辞职呗”。换做是谁都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四巨头一起离开了暴雪,一起创办了旗舰工作室。
旗舰工作室的《暗黑之门:伦敦》
虽然四巨头亲口说出的原因只是“不能参与游戏的重大决策”,但是有些因为种种原因没说出口的原因也不难猜到。四巨头一定是在新游戏的方向上与高层有重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大到了违背四巨头游戏制作理念的程度,所以他们宁可离开也不愿将就。而当时北方暴雪正在开发的项目是《暗黑3》,所以这个分歧的关键,很可能就是和《暗黑3》的设计方向有关。考虑到后来实际做出来的《暗黑3》的样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高层可能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当然最后《暗黑3》三千多万的销量证明了或许高层的决定也有他们的道理,也有不少玩家很喜欢现在的《暗黑3》。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从美术风格到游戏玩法,《暗黑3》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暗黑了。
四巨头在离开的时候,暴雪时任总裁迈克·莫汉发表了这样一份公告:
“我想说暴雪的成功从来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个小群体的,我相信暴雪有合适的团队继续创造世界上最好的游戏。我们相信这些人事的变动不会对《暗黑》系列或者其他在研项目造成任何长期的负面影响,项目也不会有大的延期“。
但是如今看来这段话是相当讽刺的,因为接下来的两年,北方暴雪的核心员工不断出走,终于在2005年,北方暴雪工作室正式解散。而北方暴雪版本的《暗黑3》也被扔进了垃圾堆,《暗黑3》由暴雪位于加州的工作室从零开始制作。
而最终《暗黑3》在无数次跳票之后,直到2012年才正式发售。
尘封的北方暴雪版《暗黑3》
暴雪官方从来没有公布过北方暴雪解散之前研发的是什么项目,不过后来陆续有北方暴雪版的《暗黑3》截图被曝光,暗黑之父David Brevik在采访中也确认了这些截图确实是当年的开发中的画面。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