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http://www.173173youx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聊聊八卦 > 游戏八卦 > 正文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9-01-28 06:29:24 所属栏目:游戏八卦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硕果仅存,疲于奔走。 对他们而言,2019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 过去3年间,共享充电宝高速起落,从最初被炮轰甚至被视为笑柄,到骤然受到各机构真金白银的热捧,一时人头攒动、创业者众,再到如今几乎已全然消失于真正的创投话题之外。 屈指可数的几个行业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硕果仅存,疲于奔走。

  对他们而言,2019年是至为关键的一年。

  过去3年间,共享充电宝高速起落,从最初被炮轰甚至被视为笑柄,到骤然受到各机构真金白银的热捧,一时人头攒动、创业者众,再到如今几乎已全然消失于真正的创投话题之外。

  屈指可数的几个行业幸存者仍对未来满怀希冀。

  需求真实存在,但它的市场空间无法撑起哪怕一个独角兽。街电、来电、小电、怪兽,这是当下最有可能出面收拾残局的4家。

  争斗早已在4家之间激烈展开,但谁能最终跑赢并干掉其他3家,相信很快就会见分晓。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潮水退去

  共享充电宝的高光时刻,是2017年上半年在4天之内全行业拿到了7.5亿元融资。

  但即便如此,彼时外界仍普遍并不看好,争议之声一直如山呼海啸一般。

  2017年5月5日,就在网间传出聚美优品投资街电3亿元的消息后,王健林之子王思聪当日凌晨5点发出一条微信朋友圈,如此揶揄:“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社交媒体迅速爆炒了这一热点

  3个小时后,陈欧在微博隔空喊话,回复王思聪。他说:“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但希望不要因为你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入驻万达。”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2016年出现,之后逐步走高,到2017年迎来一波爆发,之后便归入沉寂,前述陈欧与王思聪你来我往的准娱乐互动,仅为这个站立不稳的行业当中一朵实不多见的灿烂波澜,而且在此之后,此类波澜绝少再出现。

  从高峰期走过的共享充电宝创始人们,如今仍津津乐道于当年被VC追逐的故事。

  共享单车大火之后,带起来一大批共享项目。之前错过了共享单车风口的投资人,为弥补遗憾,甚至需要跑步进场。这些投资人担心创业者签了协议之后反悔,甘愿全程陪同,甚至半夜护送创业者回家,以免他们再去见其他机构,再生枝节。来电创始人袁炳松就曾有过此类经历。

  胡天是上海某共享充电宝平台联合创始人,目前他已退出该项目。这是国内较早一批入局共享充电宝的项目之一,启动于2015年。但它的初衷并非“共享”,而是租赁,主要目的是为旗下的游戏公司导流。

  “那时获取流量的成本已经很贵,我们打算找一个载体作为切入口来引流。充电宝是个刚需,而租赁单价不高,比较高频,值得一试。”胡天说。

  见了很多机构,但绝大多数投资人对他们相当不感冒,纷纷觉得这个租赁项目不靠谱,是伪需求。“投资人们都觉得,充电宝人手一个,还需要租吗?”胡天说起当时的情况,语带不平与不屑。

  转机出现在2016年。最夸张的时候,有近几十家投资机构找到胡天,言之凿凿要投他们。“那些曾经觉得我们的项目不靠谱的投资人,也突然跑过来找我。”

  “密集性地见了二十多家,但看了数据之后,这些投资人挺犹豫的。”共享充电宝是个没有门槛的行业,如果真想融资,烧一烧钱,把数据做好看一点就没问题,但当时团队无钱可烧,所以就尴尬了。

  不投倒可理解,但其中一个投资人接下来的动作,却让他们非常气愤:这位投资人在聊完之后,不仅人间蒸发,而且把他们当时的小机柜模式如数告知给了竞品,该竞品正是这家机构的被投企业。

  资本的狂热并没有让他们迷失方向,虽然做着共享充电宝的事情,但他仍旧心心念念游戏事业。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行业日渐低迷,头部公司越发占据优势,而自己所在的项目被越甩越远时,他心灰意冷,后来干脆退出,重新做游戏。

  因为融资不力而最终不得不离场的共享充电宝项目还有很多。比如乐电。乐电项目仅存在了7个月:2017年3月上线,之后便因盈利难、融资难,无奈于2017年10月停止运营。

  何去何从

  来电CMO任牧在采访中多次强调,来电是业内最早做充电宝的,起步于2014年。“那时连共享单车都没有,摩拜是2015年1月才成立的。”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摄影:吴育琛

  来电CMO任牧接到袁炳松邀请一起做来电时,他还在心里打鼓:这是不是个伪需求?这事儿能成吗?

  来电早期资金投入全部为自筹。到了2016年上半年,因为研发、生产、运营都需要投入,很快自筹的1000万元就亮起了红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来电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里。

  此时的资本对这个商业模式并不看好,融资因此陷入尴尬境地,公司一度弹尽粮绝。“怎么办?还要不要干?你一分钱一分钱地挣是很难的。思来想去,创始团队又自筹了700万。也就是说,在风口来临前,我们总共投入了1700万。”

  无论如何也要撑下去的动力,来自当时已经投放出去的充电宝的数据。“我们试点的几个地方,数据表现真的很好。一个充电宝一天内有至少七八次的租借。”

  风口终于被等到。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受共享单车激励,大量资本开始垂青共享充电宝。2017年4月,来电宣布获得由SIG和红点中国领投,九合创投和飞毛腿董事长个人跟投的A轮融资2000万美元,成为当时共享充电宝行业最大一笔融资。得益于融资的助力,来电很快通过大机柜,迅速占领商场、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相较来电的一路苦熬,作为上市公司聚美优品被投企业的街电,有点“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意思。

  “街电是唯一一家没有走弯路的公司。”在评价当下几家共享充电宝公司时,胡天不免艳羡。在他看来,小机柜最符合用户需求,所以目前最流行,但来电是做大机柜起家,小电是以“桌面充”起家,只有街电是一上场就推小机柜模式。

  小电创始人唐永波被认为是当下4家平台创始人中,最懂资本、最会讲故事的人。2018年3月,小电完成B+轮融资数亿元。目前在小电的身后,站着的是包括腾讯、红杉、鼎晖、高榕、金沙江创投等在内的豪华战队。

不是伪需求,也非大生意的共享充电宝究竟何去何从?

  小电创始人唐永波被认为是当下4家平台创始人中,最懂资本、最会讲故事的人。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