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光掠影:温子仁是怎么用《海王》拯救DC宇宙的?
DC家的《海王》绝对是最近院线电影最强王者,唯一能对打的同类超级英雄电影《毒液》已经退出。《海王》口碑票房双丰收,票房目前已经突破了6个亿。 最有意思的是,这一次我们比美国提前上映了两周,所以这篇影评连其他途径的口碑参考都没有23333,只有豆瓣一家独大。这应该是DC宇宙重启之后口碑最高的,豆瓣评分和巨额投资的复联3一样都是8.1分。 中国影迷很吃海王的颜,毕竟这不就是我们的徐锦江老师吗? 很多人安利《海王》的时候都说了一句话:DC的翻身之作,DC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一直没get到这句话的点在哪里,翻身到底以什么来衡量的。DC家口碑有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和《守望者》撑着。票房上被骂烂了的《BVS》和《自杀小队》也还是蛮可观的。如果说是市场占有率,这个事情又说不清楚。要是提DC宇宙的铺设,《海王》对于正义联盟的联动非但不大,仔细想竟然还有BUG…… 之前DC家的电影一直以门槛高著称,作为路人没有义务去了解迷影文化和超级英雄背后的故事。所以DC一直算是没有出圈的状态,DC粉超high,路人就一脸懵逼。之后尝试转型,越转越别扭,一方面不想放弃深度一方面又强行搞笑,路人粉丝两头都得罪。直到《神奇女侠》试水开始,才算是找到了一条路子,完全摒弃了DC自身特性,朝着合家欢方向靠拢了。 所以说,与其说DC翻身了,不如说他是抛弃原著党向大众低头了。 《海王》作为DC转型之后最成功的作品,温子仁绝对是DC家的大功臣。温子仁是恐怖片导演出身,他出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砍断了DC的观影门槛,甚至你都不需要具备超级英雄的知识,完完全全可以把它当做普通商业片来看,或者是把它当做克苏鲁迷影性质电影来看,绝对会收获非常愉快的观影体验。 本文就来揭秘一下,温子仁到底是怎么“拯救”DC宇宙的。 首先最公认的一点就是视效。温子仁这部《海王》在视觉效果和打斗场面远远超过了《神奇女侠》,很多人都说达到了《星球大战》+《阿凡达》+《指环王》的效果。朋友们,请坐下,虽然我知道你很想夸《海王》,但是夸过了就捧杀了啊。虽然没有达到上面那几部电影的经典程度,我也否认不了,温子仁真的端上来一次视觉盛宴。而且是光凭视觉效果就稳赢的那种。 《海王》占据了一个先天优势,挖掘了海底这块还没有被超级英雄电影染指过的地盘。毕竟漫威再打也只能往上打,打到外星球打出全宇宙了。《海王》反其道而行,向下深入,镜头对焦海洋。反正人类目前对于海洋的认知其实也相当有限,你说海底住着亚特兰蒂斯人民,听起来也没毛病啊。 亚特兰蒂斯的视觉效果真的非常之《阿凡达》,海底奇观的设置,水下世界惊艳展现,能让花钱看电影的观众直呼一声牛逼啊,这个任务就完成一半了。 特别是最后深入海沟族的那段,完全可以吹炸。我头一次看到克苏鲁类型能拍的这么到位的,温子仁不愧是恐怖片大师,海沟族那段完全就是他的主场。 电影刚开始的出现了爱手艺的一本书,其实就暗示了后面克苏鲁文化的大量展现。其实克苏鲁元素不好拍,我去看过一段爱手艺的原著,只能说……非常的晦涩,后来克苏鲁文化经过电影和游戏的洗礼,二次发育之后,大概确定了一个比较通行的形象——海底大章鱼怪。 但是因为一些技术原因的限制,或者是导演本身想象力的匮乏,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克苏鲁电影其实非常的少。温子仁的海沟族展现是非常的阴暗的,黑暗让人恐惧的海底设计,丑陋的海沟族怪物,再加上最后遇到的大型怪物,绝对是我这两年看到的最好的克苏鲁电影的展现方式。 海王和媚拉一起跳进海底,身边的海沟族生物一起涌上来,跟数以万计的僵尸有的一拼。密集恐惧症和深海恐惧症的朋友们还请注意了,这一段一定是你们的高能戏。 我最想说的是《海王》的打戏,非常流畅并且别具一格的。为了避免引战,在这里不跟漫威家的作对比,就跟同样被叫做DC翻身之作的《神奇女侠》比一下吧。《神奇女侠》的看点就只有大长腿盖尔加朵,剧本我就不评价了,一直很想吐槽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神奇女侠的三个比较厉害的武器,盾牌、鞭子和护腕。这三个武器加在一起,能发挥的动作空间其实很大。但是《神奇女侠》的最后展现就是,放光波biubiubiu的神仙打架。 最让我无语的一段是神奇女侠捆住了大反派,然后两人就这么……干聊天聊了几分钟,那几分钟只有文戏,打戏是完全空白的。 相比之下,《海王》这一点做的太好了,而且各个战场的战斗都非常具有区分度。 《海王》里第一场打戏是海王他妈跟亚特兰蒂斯士兵的打斗,一个比较短的长镜头,CG感打戏一气呵成,这是在小空间里的打戏。之后海底世界打戏是360度从上到下无孔不入的展现,旋转镜头用的非常多,主观视角客观视角快速转换。之后意大利的屋顶跑酷战斗,又开辟了新的视觉展现。 总而言之,温子仁就一句话,什么场景切换我都能给你打得爽。 来看看这边的地点转换,陆地、海底亚特兰蒂斯王国、沙漠、意大利小镇风情、海沟族克苏鲁世界,最后还加了一场深海各种族混战。 地点切换密集,每新到一个地方,几乎很快就能解锁下一个任务,赶赴下一个战场。这种高密集度的任务转换也被很多人说是太像游戏质感了。得到任务A,前往任务B,最后完成总任务,获得大结局。 高密集度的赶场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海王没有性格。反正我看完之后对于海王的印象只有一个爱耍嘴皮子的肌肉男,长得还很像是徐锦江老师。但这一点说过不好是优点还是特点。 《海王》里除了海王以外,其他人物也没有性格刻画,反派弟弟脸谱化的厉害。站在弟弟的角度思考,就很悲催啊。老婆一秒变大嫂,自己的混血老哥非要抢他的皇位,身边全是狼,好不容易见到的妈也站在弟弟那边。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