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第一部校园霸凌电影竟然是郭敬明的?
女主角被误以为是杀人凶手,于是要去跳海自杀。因为这么一个事件,全校学生就不上课全都跑到海边了,这个高中的老师跟保安都是吃软饭的?你们不是上海的高中吗?又不是舟山群岛,学校后门竟然就是大海?导演不要欺负我地理知识好不好。 校园暴力加害者本身是校园暴力受害者,这个高度没有问题,但是既然反派唐小米有能耐找人修理女主,为什么不先找人把欺负自己的人给修理一下? 最让人恶心的是电影最后彩蛋放出了真正的校园暴力受害者的采访视频。对比之下,《悲伤逆流成河》显得更加廉价,因为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受害者是什么样子。 真正的校园暴力受害者,她们也许结巴,也许长得难看,也许身上有异味,也许性格内向,也许本身就有某项缺陷。他们又或许什么都没有做过,但是偏偏就是那个被霸凌的对象。不论受害者的众生相是什么样的,但绝对不是《悲伤逆流成河》女主角这样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却要接受全班同学的欺凌,无处发泄自己的心事,更没有校草的关爱和从天而降的天神。 《悲伤逆流成河》消费校园霸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说得难听点就是在吃人血馒头。 但是,仔细想想,《悲伤逆流成河》到底有没有意义。 代表观众路人评分的猫眼上,《悲伤逆流成河》9.1,豆瓣评分5.8,。文艺青年和路人之间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割裂。 即使电影MV化、毫无逻辑、消费社会题材。但是大把的人给它打出了高分,这里面不仅仅是郭敬明的粉丝,郭敬明个人的粉丝数量绝对没有一亿人。 那给《悲伤逆流成河》打五分的人是什么人呢?同场电影院的小姐姐们哭成一片,他们的眼泪是真实的,他们的感动也是真实的。 郭敬明的书在成人看来确实无病呻吟,但你不能否认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青春期的小姑娘还真的就吃郭敬明这一套。那么郭敬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既定的价值输出者,郭敬明的输出能力可比无数影评大V的发声有力多了。那么既然这样,郭敬明在一部作品中表达校园霸凌总比堕胎滥交好太多了。 所以悲哀的是,即使郭敬明的吃相难看,但郭敬明的受众们终于开始关注校园霸凌的社会现象,他的受众们也可能真的受到了这部作品的鼓舞。 (编辑:二游网_17317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